與清水區距離縮短至14.5公里
  “雪龍”號啟動48小時破冰突圍戰
  為了抓住南極轉瞬即逝的有利氣象“窗口”,6日“雪龍”號全船上下嚴陣以待,各個崗位做好充分準備,積極備戰未來48小時的破冰突圍。
  來自北京師範大學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的監測數據顯示,“雪龍”號被困區域海冰的東緣線發生了大幅退縮,使“雪龍”號距離最近清水區的距離,由之前的21公里,縮短為14.5公里。
  硬仗:48小時內擇機突圍
  據中國國家海洋預報中心的專家介紹,7日凌晨左右至8日,“雪龍”號所在的這片海域將受到北方一股暖濕氣流影響,出現有利於突圍的西風。“雪龍”號所在的浮冰區目前正向外圍擴散,該區域邊緣的浮冰已呈融化狀態。但到9日,又將颳起東南風,突圍的氣象條件不樂觀。
  自7日凌晨起,國家海洋局“雪龍”號脫困應急小組和船上考察隊將進入48小時最高級別應對狀態。為迎接這場“硬仗”,“雪龍”號值班船員正密切監視周圍冰山和浮冰的動向,輪機部船員精心看護著每一臺儀器設備,確保及時給“雪龍”號破冰突圍提供強勁動力。
  據“雪龍”號輪機長吳健介紹,“雪龍”號有一臺主發動機,其功率是1.32萬千瓦,還有3台發電功率均為一千千瓦的發電機,可輪流為船上供電。目前“雪龍”號的各種機器都處於良好工作狀態。
  “雪龍”號船頭目前朝向西北方向,有三條突圍路徑可供選擇——右舷方向、右前方和左前方,但三條路徑都有風險。右舷方向直通清水區,但浮冰太厚,遠遠超過“雪龍”號的破冰能力,而且“雪龍”號受“破冰跑道”的限制,向右轉向極其困難。向左前方行駛有些繞路,而且浮冰更加密集。
  因此,“雪龍”號考慮向右前方突圍,但最大的隱患是距船頭500多米處的一座小冰山。如果靠得太近,“雪龍”號有被卡住的危險。根據預案,等西風把浮冰吹鬆散以後,“雪龍”號破冰就會相對容易,因而能與冰山保持一定距離,這時“雪龍”號將擇機向右前方突圍。
  此前,“雪龍”號在當地時間6日凌晨2點半左右曾啟動主機試圖“動車”以拓寬“破冰跑道”,為破冰突圍做準備,但十分艱難。
  新華社記者在“雪龍”號上看到,大塊的浮冰擋在了船的周圍,“雪龍”號好不容易將浮冰壓成碎塊,空出的水域立即又被風吹來的浮冰占領。“雪龍”號向右轉向突圍十分艱難,船長連聲說“真邪門”。由於潮位降低,作業難度加大,“雪龍”號隨後暫時“停車”,“破冰跑道”總共拓寬了不到四五十米。
  利好:海冰東緣線大幅退縮
  在“雪龍”號積極準備破冰突圍的同時,來自北京師範大學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的消息顯示,“雪龍”號被困區域海冰的東緣線發生了大幅退縮,退縮幅度達2至8公里,“雪龍”號目前距離最近清水區約14.5公里。
  北師大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負責高分辨率圖像的實時獲取和解譯分析,為考察隊提供破冰導航保障。該研究院教授程曉介紹說,通過分析1月2日-1月5日連續拍攝的高分辨率衛星遙感圖像,可發現雪龍號被困區域海冰的東緣線向雪龍號方向發生了大幅退縮,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由於連日的東南風和天文大潮的綜合影響使然。
  程曉分析說,如果預想的西風足夠強勁,使外圍海冰足夠鬆動,按照雪龍號平常破冰時每小時兩節的航速,5小時即可抵達清水區。
  而雪龍號附近的一座長約1公里的冰山,已從位於雪龍號東南方向7.5公里,移動至正北方向4.5公里,期間距雪龍號最近距離約為2.5公里,“但對雪龍號威脅不大”。
  程曉分析,另一利好消息是,雪龍號正東方向9公里至東側邊緣的海冰內部,出現了上千個大大小小的小水塘,平均面積約為5000平方米,“這表明在潮汐和洋流的作用下,東側海冰密集度已經有所減弱。”
  (原標題:“雪龍”號啟動48小時破冰突圍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x79uxllj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